top of page

世界青年SDG國際實習

經過漫長的準備,當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心裡五味雜陳。首先,這個資訊透過ASAC的傳遞,知道巴瑤族的處境,以及在SB60時當天,聽到巴瑤族當天的發生的情況,真心地思考如果巴瑤族跟台灣原住民是如此的親近,近如血親,我們如何不去對這件事情動心。

過去,我做過了許多對人的服務,從未想過,當有天服務對象將不是一個擁有身份、土地或是自己的財產,而必須在各種逼迫的夾縫中生存時,這種處境在我現在能每天躺在屬於自己的空間中休息的我,常以輾轉難眠日子中度過。


ree

首先,這個服務項目,是由我的老師林博在偶然間發現並持續影響他,讓他在做永續議題的路上,必須要走向他們,並且正視這個問題,透過林博跟我敘述的種種,發現這件事情的最深的問題,並不是比較我們自處環境的優勢,而是巴邀族這群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如此與世界毫無相關,沒有身份、沒有屬於自己的領域、被各國政府的逼迫、經濟條件必須擁自身下水捕捉那原本只是自己的食物,而去換取金錢,再去購買可能只有一兩天的生存物資,養活在那不足兩平方米的空間中的長輩與小孩少則4人多則10人,甚至有些只有在一扁葉舟上生活。

而我們這次的安排,似乎只有那麼一段短短的幾個小時,要帶著不足以支撐幾週的物資,送去給他們去生活使用。以我在尚未見到時,如何在過去服務數百個個案中,每個個案情況都比巴瑤族更為富足。



ree

但這個接近他們的機會,又是如此遙遠。這次的目的地起點在仙本那,而在當國的中,群島本身除了該國居民外,所有的都稱作為外來者,就歷史軸線而言,這卻是他們生存已久的地方,他們不在呼土地的擁有,因為他們是海上游牧民族。因此在複雜交織的情況下,我們要進行任何的行動,都是一種對該國的測試,或說是一個邊境的挑戰。

從MDG直到今日的SDG的框架下,逐漸把人的對環境的參與視為必然的行動,而這些行動需要涵蓋的教育與生態的維護,畢竟巴瑤族人與島嶼國家的生存資源依賴的均是海洋,那麼必然就需要進入更深層次的參與,才能明確了解當地的任何情況,引此我們打算斥資帶著志工先學會如何在水下生存,理解在這層沒有空氣的環境中,是否因為海洋的被破壞、海中有不需要存在的例如:垃圾等,影響海中生態的平衡。

當然我聽過許許多多的故事,海龜被漁網纏住、海龜吃到吸管、海龜吃下塑膠袋因為塑膠袋上已經有許多綠色藻類讓海龜以為是水母等等,再者是珊瑚群是魚群的天然闢護所,是否珊瑚群仍然存在或已被破壞等.在尚未到達前都是一種猜測或聽聞,畢竟沒有辦法在想像中度過,因此這個斥資帶所有志工都去達成下水調查,那麼多雙眼睛看到的、影像記錄到的,應該都是可以證明的吧!


ree

而這個行動涵蓋下海的調查,在這次的規劃中,太多第一次,因此有許多協助團隊 #ASAC #AIICO #52hz 聯手經由 #UN 眾多子組織的協助,展開了本次行動的契機,由台、馬、中各地志工一同參與。展開了這段全世界第一次由這種組成的團隊進行行動。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P29 AIICO Post content

發表人:唐詩偉 Tang, Shih wei This is why we established the Asia Integrated Indigenous Community Action Organization (AIICO). Through this...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luminsdgs@gmail.com

©2022 鹿鳴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